乾隆帝一直有个心愿,想立一位嫡子为继承人,然后继承皇位。为此,乾隆帝先后立了两位嫡子为太子,但是这两个人都夭折了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,乾隆帝只得秘密立庶出的皇十五子为储君。其实,此时的乾隆帝还有一位嫡子在世,但他却遭父皇厌弃,结果到二十五岁的时候就郁郁而终了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一、因母而贵
此人就是乾隆帝的第十二子永璂。乾隆十七年(1752年)四月,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打破了紫禁城的翊坤宫的宁静。三年前被册封为皇后的那拉氏,为乾隆帝生下了一个嫡子。那拉氏曾经是一位非常幸运的女性。雍正十二年(1734年),她参加选秀女,被雍正帝指与皇四子、宝亲王弘历为侧福晋。第二年,弘历继承皇位,即乾隆帝。
接着,那拉氏被乾隆帝册封为娴妃,之后又晋封为贵妃。乾隆十三年(1748年),皇后富察氏病死,乾隆帝在丧期结束后,正式册封那拉氏为新的皇后。此时的那拉氏深受乾隆帝的宠爱。乾隆帝对皇后那拉氏也很好,他在那拉氏三十六岁生日这天,特意送了一件玛瑙三多花插,意为多寿、多子、多福。因母亲的缘故,永璂离储位并不远。
二、因母失宠
然而,一件意外之事彻底改变了永璂的命运!乾隆三十年(1765年)正月初八日,乾隆帝进行人生中的第四次南巡。起初的时候,并没有什么异样,期间乾隆帝还为皇后那拉氏庆祝生日。可是到了闰二月十八日这天,皇后却突然从晚膳的名单上消失了。这就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“皇后断发”事件。
此事彻底激怒了乾隆帝,他派福隆安将皇后送回宫中,还说“皇后疯了”。接着,乾隆帝下旨收缴那拉氏的四份册宝夹纸,并且只留两名宫女侍奉。一年后,那拉皇后病死,她虽然没有被正式废掉,但乾隆帝降低其丧礼规格,“照皇贵妃例行”。因受“皇后剪发”事件的影响,永璂也彻底失去了父皇的宠爱,彻底沦为边缘人物。
三、忧郁而死
此时的永璂虽然只有十几岁,但他深知自己的处境,因此凡事都很谨慎,在学习上也很努力,不仅善诗词,还精通满语、蒙语。史学家钱大昕在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被分配到了上书房,教导过永璂两年的时间,在他看来,永璂“天资淳粹,至性过人”。二十岁那年,永璂负责编纂《御制满蒙文鉴》总纲,经过四年的时间终于完成。
乾隆帝对此表示满意,他的一句“汝所作之书亦费心矣”,让永璂激动万分。不过,永璂的处境没有改变,最终在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郁郁而终,年仅二十五岁。永璂生前没有任何爵位,死后也未得到追封,仅以“宗室公例治丧”。直到乾隆帝死后,亲政的嘉庆帝追念兄弟之情,追封其为多罗贝勒。
久联优配-久联优配官网-太原股票配资网-地方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